- 方毅;刘海伟;李洋;裘淼涵;徐凯;
目的 比较裸球囊与优美莫司药物涂层球囊(BCB)治疗糖尿病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BIO-RISE China研究中71例糖尿病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BIO-RISE China研究随机方法,将患者分为A组(采用裸球囊治疗,n=35)与B组(采用BCB治疗,n=36)。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及手术操作基线特征。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9个月的血管造影结果与出院后12个月的临床事件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靶病变数量、球囊直径、最大扩张压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球囊长度与最大扩张时间均小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符合方案集中,出院后9个月,A组、B组患者原病变处晚期管腔丢失分别为(0.33±0.35)mm、(0.27±0.37)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患者直径狭窄程度分别为(43.44%±19.48%)、(38.06%±19.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前参考血管直径小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完整分析集中,出院后12个月,A组、B组患者靶病变失败发生率分别为14.3%(5/35)、16.7%(6/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患者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5.7%(9/35)、27.8%(10/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裸球囊与BCB均可有效降低糖尿病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患者的管腔狭窄程度,两者在疗效方面未见显著差异。
2025年05期 v.53 441-4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5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诗宇;李晶;党丹;范建君;李钰颖;裘淼涵;李毅;韩雅玲;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首次心肌梗死事件至复发事件的时间间隔(即复发间隔时间)与远期不良心血管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3月至2022年3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因AMI住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且既往有AMI病史的1 6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复发间隔时间三分位将患者分入下三分位组(T1组,n=542)、中三分位组(T2组,n=542)及上三分位组(T3组,n=543)。收集并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和手术资料,记录出院后的药物使用情况及1年内发生的终点事件。主要终点是患者出院后1年内发生的缺血事件,包括心原性死亡、复发AMI、缺血性卒中;次要终点事件是患者出院后1年的全因死亡。采用RCS模型分析复发间隔时间与缺血事件发生风险之间的关联。结果 3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既往PCI、吸烟史、AMI诊断、贫血、左心室射血分数、支架个数及靶血管在左主干、前降支、右冠状动脉比例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1组、T3组比较,T2组缺血事件、全因死亡发生率有降低趋势,但3组患者终点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既往卒中、既往PCI、吸烟史、AMI诊断、手术入路、靶血管位置、支架个数后,RCS模型显示,复发间隔时间与缺血事件呈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P_(非线性)=0.042),曲线近似呈“U”型。在参考点之前(间隔<5.8年),复发间隔时间与缺血事件呈负相关;而在参考点之后(间隔>5.8年),复发间隔时间与缺血事件呈正相关。结论 对于复发性AMI患者,复发间隔时间可作为其缺血事件的重要预测因子。
2025年05期 v.53 445-448+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4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先丽;于佳;梁晶冰;
目的 探讨高龄老年人群心血管健康(CVH)与衰弱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接受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问卷调查且留取血液学样本的2 252例年龄≥80岁高龄老年人群为研究对象。根据衰弱指数(FI)评分,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非衰弱组(FI≤0.25,n=1 951)与衰弱组(FI>0.25,n=301)。记录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生命8要素(LE-8)评分和现患衰弱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高龄老年人群衰弱风险的影响因素。开展敏感性分析验证结果的稳健性。结果 衰弱组年龄、FI及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卒中、烟草暴露健康比例均高于非衰弱组,LE-8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分及男性、饮食健康、运动健康、体质量指数健康比例均低于非衰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婚姻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LE-8评分将研究对象分为不健康组(0~2分,n=557)、中等健康组(3~4分,n=1 616)、健康组(5~8分,n=79)。当LE-8评分作为连续变量时,每增加1分,高龄老年人群现患衰弱的风险降低26%(P<0.05)。当LE-8评分作为分类变量时,与不健康组比较,中等健康组现患衰弱的风险降低40%(P<0.05),健康组现患衰弱的风险降低92%(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饮食健康、运动健康、烟草暴露健康、睡眠健康、体质量指数健康及血糖健康均为高龄老年人群衰弱风险的影响因素(P<0.05)。敏感性分析结果与主分析一致。结论 LE-8评分与高龄老年人群的衰弱风险密切相关,改善CVH水平可能是延缓或预防衰弱的重要策略。
2025年05期 v.53 449-452+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8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潘莉;彭文亮;田彩云;杨利;杨勇;杨顺发;
目的 从全科医学的视角出发,观察高血压应激管理标准操作程序(SOP)体系在社区实施的效果。方法 选取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自2023年7月至2024年7月收治的10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入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2例。常规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研究组在常规管理模式基础上,通过“互联网+”平台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血压变化情况和SF-36评分,以及两组的满意度。结果 与干预前比较,两组干预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降低且研究组降幅大于常规组,SF-36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升幅大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科医学视角下的高血压应激管理SOP体系具有高度的综合性、个性化、智能化及管理的便捷性、精准性、有效性、低成本等优势,为高血压应激管理提供了创新的思路和方法。
2025年05期 v.53 453-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2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李颖;徐莹;马蕊;张莉莉;周海鹏;马颖艳;
目的 探讨合并或不合并危险因素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脂谱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选取自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就诊的4 993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危险因素将其分别分为:青年组(年龄≤40岁,n=263)与中老年组(年龄>40岁,n=4 730),男性组(n=3 902)与女性组(n=1 091),高血压组(n=2 721)与非高血压组(n=2 272),糖尿病组(n=1 336)与非糖尿病组(n=3 657),高尿酸组(n=1 291)与非高尿酸组(n=3 702),当前吸烟组(n=2 757)与非吸烟组(n=2 236),检测不同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 青年组的TG、TC、LDL-C均高于中老年组,而HDL-C水平低于中老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组的TG高于男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的TG高于非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的TG高于非糖尿病组,TC、LDL-C、HDL-C均低于非糖尿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尿酸组的TG高于非高尿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组的TG、LDL-C高于非吸烟组,而HDL-C低于非吸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并不同危险因素的AMI患者间的血脂水平存在差异,青年AMI患者的TG、TC、LDL-C水平更高;女性、合并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或合并高血压AMI患者的TG水平更高;吸烟AMI患者的TG、LDL-C水平更高。
2025年05期 v.53 459-462+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7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范建君;李晶;党丹;王可心;惠曼;田浩甫;徐晓彤;裘淼涵;李毅;韩雅玲;
目的 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合并代谢综合征(MetS)患者不良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自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2 885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ACS合并Met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hs-CRP水平将患者分为A组(hs-CRP<3 mg/L,n=1 410)与B组(hs-CRP≥3 mg/L,n=1 475)。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手术资料、出院后用药情况,以及终点事件发生情况。主要终点事件定义为患者出院后12个月随访期间发生的缺血事件及全因死亡;次要终点事件定义为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及缺血性卒中。结果 B组患者男性、既往心肌梗死、既往PCI比例及肾小球滤过率、左心室射血分数均低于A组,高血压、脑卒中比例及甘油三酯、hs-CRP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吸烟史、冠心病诊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支架数量、支架总长度均大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院用药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缺血事件、全因死亡及心源性死亡发生率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肌梗死及脑卒中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接受PCI治疗的ACS合并MetS患者,hs-CRP水平升高与其出院后12个月内的不良临床预后密切相关。
2025年05期 v.53 463-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5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钰颖;裘淼涵;田浩甫;张诗宇;李晶;李毅;韩雅玲;
目的 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对低炎症风险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长期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3月至2022年3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2 5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hsCRP三分位将患者分为hsCRP<0.8 mg/L组(n=768)、0.8≤hsCRP<1.4 mg/L组(n=898)和hsCRP≥1.4 mg/L组(n=844)。记录并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手术资料、出院后用药情况,以及临床结局。本研究的主要结局事件为出院后12个月内的缺血事件,包括心原性死亡、心肌梗死、卒中的复合终点;次要结局事件为出院后12个月内的全因死亡。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对3组患者的终点事件累计发生率进行描述;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比较3组患者结局事件的发生风险。结果 3组患者的既往PCI比例、估计肾小球滤过率及靶血管位置(右冠状动脉)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hsCRP<0.8 mg/L组、0.8≤hsCRP<1.4 mg/L组和hsCRP≥1.4 mg/L组患者缺血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7%(21/768)、3.0%(27/898)、4.9%(41/844),全因死亡发生率分别为1.7%(13/768)、2.3%(21/898)、4.1%(35/844)。3组缺血事件和全因死亡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P<0.05)。进一步校正了人口学特征、病史和危险因素、手术信息、用药等混杂因素后,与hsCRP<0.8 mg/L组比较,hsCRP≥1.4 mg/L组仍与缺血事件的风险增加相关(校正风险比=1.77,95%可信区间:1.03~3.04,P=0.039 4),也与全因死亡发生风险增加相关(校正风险比=2.61,95%可信区间:1.34~5.08,P=0.005 0)。结论 即使在低炎症风险的AMI患者中,hsCRP水平仍与出院后12个月内不良事件发生风险相关,随着hsCRP水平升高,缺血事件和全因死亡的发生风险增加。
2025年05期 v.53 468-4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7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文卿;刘丹;赵桂英;张艳双;闫承慧;韩雅玲;
目的 探讨不同保存条件对血浆凝血四项和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 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自2024年12月至2025年3月收治的3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血液标本离心后取上层血浆1份,即刻测定凝血四项和D-二聚体作为基础比较数据,其余标本分成6份,分入A组和B组,每组各3份,A组置于-20℃冰箱,B组置于-80℃冰箱。每5天取出A组和B组标本各1管进行凝血四项和D-二聚体检测。结果 与即刻测定比较,A组和B组冻存5 d后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冻存5 d后的凝血酶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凝血四项在冻存5 d后的结果与即刻测定结果偏移过大,丧失了比较的意义,因此,未进行冻存10、15 d的检测。与即刻测定比较,A组和B组冻存5、10、15 d后的D-二聚体稳定,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检测凝血四项需要采集新鲜血浆,冷冻后结果偏离过大;D-二聚体在血浆标本-20℃、-80℃密封保存15 d后结果仍然稳定,可作为不满足检测条件的保存方法。
2025年05期 v.53 474-475+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4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艳双;刘丹;刘子齐;那堃;万世勇;张芳;闫承慧;韩雅玲;
目的 探讨寒冷地区作业冻伤人群凝血功能的特点。方法 选取黑龙江黑河、漠河和佳木斯地区某单位自2022年3月至2023年9月出现冻伤的193名男性为研究对象,根据对寒冷不耐受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组(n=111)与重度组(n=82)。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及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D-二聚体(D-D)]。结果 193名研究对象中,以秦岭-淮河为界,南方籍118名(61.1%),北方籍75名(38.9%);吸烟102名(52.8%),从不吸烟91名(47.2%)。重度组人群居住时间≥2年所占比例显著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冻伤人群地域比例及吸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PT短于轻度组,INR小于轻度组,FIB、D-D高于轻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TT、APTT略短于轻度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寒冷环境可能会通过激活交感神经、增强凝血因子活性、促进血小板聚集等机制,导致凝血功能亢进,增加血栓风险。
2025年05期 v.53 476-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4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石婧;石玉海;刘新月;刘素贞;王伟;袁付平;
目的 探讨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芳香化酶抑制剂(AI)对乳腺癌术后患者性激素水平变化及子宫内膜厚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就诊于河北省第一荣军优抚医院的104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是否接受SERM/AI(他莫昔芬、来曲唑、依西美坦)持续性治疗将其为术后用药组(n=54)与无用药组(n=50);其中,术后用药组患者再根据SERM/AI类型分为他莫昔芬组(n=24)、来曲唑/依西美坦组(n=16)和联合用药组(n=14)。所有患者术后均持续随访12个月,比较各组患者一般临床状态、血清性激素、子宫内膜厚度及病理变化特征。通过回归分析筛选导致乳腺癌术后患者子宫内膜增生/息肉的危险因素。结果 术后用药组患者治疗6、12个月后,血清雌激素、孕激素水平均低于各组手术结束时及无用药组,子宫内膜厚度、合并子宫内膜增生/息肉患者比例均高于各组手术结束时及无用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他莫昔芬组患者治疗6、12个月后,子宫内膜厚度、合并子宫内膜增生/息肉患者比例均高于手术结束时及来曲唑/依西美坦组和联合用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绝经、应用SEMR/AI均是影响乳腺癌术后患者发生子宫内膜增生/息肉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乳腺癌术后患者应用SERM/AI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性激素水平,但也会增加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内膜增生/息肉的发生率,在应用此类药物过程中应注意监测子宫内膜的病理变化。
2025年05期 v.53 503-5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1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文义;张金洪;孙美玉;曹娟;王红;王晖;
目的 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视锥蛋白样蛋白-1(VILIP-1)对老年脑小血管病(CSVD)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VCI)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沧州市人民医院自2022年2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185例老年CSVD合并OSAH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VCI将患者分为A组(发生VCI,n=65)与B组(不发生VCI,n=120)。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应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检验血清HMGB1、VILIP-1与VCI患者临床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CSVD合并OSAHS患者发生VCI的影响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检验血清HMGB1、VILIP-1水平对CSVD合并OSAHS患者发生VCI的预测价值。结果 A组患者脂蛋白a(Lpa)、纤维蛋白原(FIB)、同型半胱氨酸(HCY)、HMGB1、VILIP-1均高于B组,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评分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OSAHS病情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CI患者血清HMGB1、VILIP-1水平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P<0.05),与Lpa、FIB、HCY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oCA评分为影响VCI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Lpa、FIB、HCY、HMGB1、VILIP-1均为影响CSVD合并OSAHS患者发生VC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HMGB1联合VILIP-1预测发生VCI的ROC曲线下面积和特异度均高于二者单独预测(P<0.05)。结论 血清HMGB1、VILIP-1在老年CSVD合并OSAHS患者血清中表达上调,二者异常表达均影响VCI发生,且二者联合对老年CSVD合并OSAHS患者发生VCI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2025年05期 v.53 507-509+5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8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欣;刘培;韩静远;梁莹;贾志强;
目的 探讨致死性-7a-5p微小核糖核酸(let-7a-5p)、白细胞介素6(IL-6)在胃腺癌(STAD)患者中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保定市第一医院自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135例接受手术治疗STAD患者为B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50例健康体检者为A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IL-6、let-7a-5p的表达水平。根据let-7a-5p表达水平,将135例B组患者分为let-7a-5p高表达亚组(let-7a-5p>1.07,n=61)与let-7a-5p低表达亚组(let-7a-5p≤1.07,n=74)。根据IL-6表达水平,将B组患者分为IL-6高表达亚组(IL-6>24.36 pg/ml,n=66)与IL-6低表达亚组(IL-6≤24.36 pg/ml,n=69)。记录并比较不同let-7a-5p、IL-6表达水平STAD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存活率。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检验let-7a-5p、IL-6与STAD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B组IL-6水平高于A组,let-7a-5p水平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et-7a-5p高表达亚组与let-7a-5p低表达亚组患者TNM分期与IL-6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高表达亚组与IL-6低表达亚组患者分化程度、TNM分期、let-7a-5p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et-7a-5p与TNM分期、远处转移、分化程度均呈负相关关系(r=-0.688、-0.657、-0.662,P<0.05),IL-6与TNM分期、远处转移、分化程度呈正相关关系(r=0.677、0.715、0.724,P<0.05)。IL-6高表达亚组患者的存活率为77.27%(51/66),低于IL-6低表达亚组的89.86%(62/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et-7a-5p高表达亚组患者的存活率为91.80%(56/61),高于let-7a-5p低表达亚组的77.03%(5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t-7a-5p与IL-6在STAD患者中表达特征显著,低水平let-7a-5p与高水平IL-6患者术后存活率显著降低,二者均可作为早期预测SYAD患者术后存活率的生物标志物。
2025年05期 v.53 510-5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9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浩然;赵玲;邢海洋;姚泉丞;王兵;李海清;
目的 探讨银苓消肿丸对肘关节僵直患者术后肿胀疼痛、关节功能及血清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自2021年2月至2024年2月收治的11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肘关节僵直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关节镜下肘关节清理术。根据是否应用银苓消肿丸将患者分入A组(术后常规治疗,未应用银苓消肿丸,n=54)和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银苓消肿丸,n=56)。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视觉模拟(VAS)评分、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消肿指数及血清TGF-β1、IGF-1、EGF水平。结果 B组治疗有效率和消肿指数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时,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B组低于A组,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3个月时,两组血清TGF-β1、IGF-1、EG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关节镜下肘关节清理术的肘关节僵直患者应用银苓消肿丸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后肿胀,促进肘关节功能恢复,提高血清TGF-β1、IGF-1、EGF水平,临床治疗效果良好。
2025年05期 v.53 514-516+5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2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树材;陈耀华;范开琴;向春锋;赵春刚;李洪燕;李娟;张翔;罗晴;
目的 观察不同性质肺亚实性结节(SSN)患者的多层螺旋CT(MSCT)影像学特征差异。方法 选取达州市中心医院自2020年1月至2024年10月收治的确诊为肺SSN的40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结果将患者分入良性组(n=91)和恶性组(n=315);再根据病理类型将恶性组患者分入非浸润组(n=76)和浸润组(n=239)。比较良性组和恶性组、非浸润组和浸润组的MSCT影像学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鉴别肺SSN恶性、恶性肺SSN浸润的独立影像学特征。结果 恶性组CT值、结节长径、体积及瘤肺界面清晰、结节形态不规则、有毛刺征、有血管集束征、有分叶征、有空气支气管征、有胸膜牵拉征的比例均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组CT值、结节长径、体积及有毛刺征、有分叶征、有胸膜牵拉征的比例均高于非浸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瘤肺界面清晰、分叶征、胸膜牵拉征为鉴别肺SSN恶性的独立影像学特征(P<0.05)。胸膜牵拉征为鉴别恶性肺SSN浸润的独立影像学特征(P<0.05)。结论 MSCT影像学特征显示出清晰的瘤肺界面、分叶征、胸膜牵拉征的肺SSN恶性概率更大,显示出胸膜牵拉征的恶性肺SSN浸润风险更高。
2025年05期 v.53 517-5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3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月霞;王宇;尤丛蕾;张家玮;冯艳苹;高岩;
目的 探讨导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的代谢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4年1—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行健康体检的164例超声诊断为脂肪肝超重/肥胖的男性为研究对象。将超声检查有脂肪肝表现,而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和谷氨酰转肽酶(GGT)中任一指标均在正常范围的研究对象纳入肝功能正常组(n=86);将超声检查有脂肪肝表现,且ALT、AST、GGT中任一指标高于正常上限的研究对象纳入肝功能异常组(n=78)。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及代谢相关指标,包括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实验室检查指标[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UA)、ALT、AST和GGT]、肝胆胰脾超声检查结果等;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TyG指数、TyG-BMI、TyG-WC。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NAFLD患者发生肝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肝功能正常组与肝功能异常组的TC、UA、TG、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WC、BMI、TyG、TyG-WC、TyG-BMI、HOMA-I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TG、HOMA-IR水平与NAFLD患者发生肝功能异常呈正相关。结论 积极控制NAFLD患者的腹型肥胖及血脂、血糖等代谢性指标,尤其是严格控制TG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情况,有助于减少NAFLD患者肝功能异常的发生。
2025年05期 v.53 522-524+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0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谭啸;金德华;王佐凤;
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脑脊液乳酸脱氢酶(LDH)、腺苷脱氨酶(ADA)表达水平对儿童脑膜炎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20年1月至2024年6月于攀枝花市中心医院就诊的102例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症状结合细菌培养、病毒学检测等结果将患儿分为病毒性脑膜炎(VM)组(n=53)与细菌性脑膜炎(BM)组(n=49)。比较两组患儿的基线资料、外周血NLR及脑脊液LDH、ADA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外周血NLR及脑脊液LDH、ADA对细菌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BM组患儿表现意识障碍比例,以及外周血NLR水平、脑脊液LDH、ADA水平均高于VM组,住院时间长于V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外周血NLR及脑脊液LDH、ADA单独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6、0.827、0.836,三者联合检测的AUC为0.953(均P<0.05)。结论 不同类型脑膜炎患儿外周血NLR、脑脊液LDH、ADA水平差异显著,三者联合检测对病毒性和细菌性脑膜炎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效能,优于单一指标检测。
2025年05期 v.53 525-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6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付立平;赵江桥;杨龙;董志强;宋淑莉;杨本鑫;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异分支酸酶包含域1(ISOC1)、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4(CDK4)表达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沧州市人民医院自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96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获得5年随访。根据HIF-1α的表达水平,将患者分为HIF-1α高表达组(n=253)与HIF-1α低表达组(n=243)。根据ISOC1的表达水平,将患者分为ISOC1高表达组(n=250)与ISOC1低表达组(n=246)。根据CDK4的表达水平,将患者分为CDK4高表达组(n=262)与CDK4低表达组(n=234)。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死亡组(n=230)与存活组(n=266)。记录并比较不同HIF-1α、ISOC1、CDK4表达水平及预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HIF-1α、ISOC1、CDK4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HIF-1α高表达组与HIF-1α低表达组淋巴结转移情况、TNM分期、分化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SOC1高表达组与ISOC1低表达组淋巴结转移情况、TNM分期、浸润深度、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K4高表达组与CDK4低表达组淋巴结转移情况、TNM分期、分化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与存活组HIF-1α、ISOC1、CDK4表达水平及淋巴结转移情况、TNM分期、肿瘤直径、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IF-1α、ISOC1、CDK4高表达及存在淋巴结转移、TNM分期Ⅳ期、肿瘤直径≥5 cm、分化程度低分化均为胃癌患者随访5年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不同HIF-1α、ISOC1、CDK4表达水平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存在显著差异,且HIF-1α、ISOC1、CDK4高表达均为胃癌患者随访5年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2025年05期 v.53 529-532+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7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媛媛;王博;刘媛媛;董巧云;
目的 探讨血清细胞角质蛋白片段18(CCCK-18)、和肽素(CPP)水平对青年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预后不良预测价值。方法 将沧州市中心医院自2021年5月至2024年6月收治的112例青年IS患者纳入B组。另将同期于本院体检的112例健康人群纳入A组。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B组患者分为预后良好亚组(mRS评分≤2分,n=80)与预后不良亚组(mRS评分>2分,n=32)。记录并比较A组与B组的临床资料及CCCK-18、CPP水平。比较预后良好亚组与预后不良亚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青年IS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CCK-18、CPP对青年IS患者预后不良的诊断价值。结果 A组饮酒史、吸烟史、卒中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血脂症及脂蛋白a>300 mg/L比例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少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CCK-18、CPP水平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亚组患者年龄、NIHSS评分、CCCK-18、CPP及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血脂症比例均高于预后良好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血脂症、NIHSS评分、CCCK-18、CPP均为青年IS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CCCK-18联合CPP诊断青年IS患者预后不良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4,优于CCCK-18、CPP单一预测的0.752、0.665(P<0.05)。结论 CCCK-18联合CPP可作为预测青年IS患者预后不良的有效生物标志物组合,且传统危险因素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对预后均具有独立预测价值。
2025年05期 v.53 53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7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田婷婷;陈颖欣;景方坤;夏继冰;
目的 比较全视网膜激光光凝(PRP)联合不同方案治疗重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及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伴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自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56例重度NPDR及PDR伴DME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A组(n=26,52眼)与B组(n=30,60眼)。A组患者先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即雷珠单抗注射液玻璃体腔注射,后行PRP治疗。B组患者先行PRP治疗,后行抗VEGF联合抗炎即地塞米松眼内植入剂玻璃体腔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8周内的注射次数。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12、24、48周,比较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视网膜中心厚度(CST)。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4、12、24、48周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评分系统(DRSS)分级改善率。结果 B组患者治疗48周内的注射次数为(7.17±1.55)次,高于A组的(6.14±1.18)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4、12、24、48周的BCVA、CMT、CST比较,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4、12、24、48周的BCVA、CMT、CST均低于治疗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后4、12、24、48周的DRSS分级改善率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联合治疗方案均可改善患者的视力并减轻DME,先行PRP后行抗VEGF联合抗炎治疗在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方面疗效更优。
2025年05期 v.53 537-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2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尹海贤;陈子龙;谭振林;杨柳繁;
目的 探讨肺静脉+前庭冷冻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东莞市人民医院自2020年6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行冷冻消融治疗的26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132,接受肺静脉+前庭冷冻消融)与常规组(n=128,单纯肺静脉电隔离手术)。详细查阅患者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参数(包括各肺静脉的消融时间、冷冻30 s温度、最低温度,以及X线曝光时间),术中各肺静脉即刻消融成功情况,治疗成功率与复发情况,以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右下肺静脉冷冻30 s温度、最低温度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左上肺静脉、左下肺静脉、右上肺静脉、右下肺静脉肺即刻消融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成功率高于常规组,无复发生存期长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静脉+前庭冷冻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可获得理想疗效,治疗成功率更高,且有助于降低术后复发风险,安全性良好。
2025年05期 v.53 540-5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4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蕾;于领晖;贾美群;徐倩倩;汤垚楠;陆泓;
目的 探讨宫颈癌组织WD重复域蛋白(WDR5)、桥粒芯糖蛋白(DSG)2、混合谱系白血病1基因(MLL1)表达及其与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自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20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宫颈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WDR5、DSG2、MLL1的表达情况。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WDR5、DSG2、MLL1表达与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宫颈癌组织中WDR5、DSG21、MLL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4.609、60.268、46.354,均P<0.05)。不同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浸润程度的WDR5、DSG2、MLL1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患者与预后不良患者的WDR5、DSG2、MLL1阳性表达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WDR5、DSG2、MLL1阳性表达均是宫颈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Kaplan-Meier曲线分析结果显示,WDR5、DSG2、MLL1阳性表达患者存活率均分别低于阴性表达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DR5、DSG2、MLL1在宫颈癌组织中高表达,与宫颈癌FIGO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浸润程度均存在一定关联,且是其预后的影响因素。
2025年05期 v.53 543-546+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